個人投資立體停車庫有利于資源利潤的更大化,這句話并不是不無道理的,立體車庫的順利實施使社會資源得到合理的配置,在筆者看來車子多,并不是造成停車難的原因,真正的原因是立體車庫得不到有效的配置,以及滲透在社會的各個層面,立體車庫需要得到國家政策的支持以及社會各個階層的應用和推廣,雖然推廣是一件很難的事情,但是在未來立體車庫的發展必然是光明的,投資立體停車庫將會是一種潮流。
在停車難問題日益突出的當下,北京市提出強化停車場建設,鼓勵社會單位及個人投資新建、改建、擴建停車場。17日,北京市政府法制辦就《北京市機動車停車管理辦法》征求民意。
事實上,城市停車難,更主要的問題是城市規劃建設不科學、不配套。首先,城市有多少停車位,城市管理者的統一規劃還不夠;其次,城市需要多少固定停車位和機動停車位,是一筆糊涂賬;再者,由于歷史、現實及其他原因,在城市建設過程中,對賓館、酒店、飯店、醫院、學校等企事業單位及小區開發,沒有強制規定要配套建停車位。所以,城市“先天”停車位不足,后天汽車數量與日俱增,導致停車位供不應求。
因此,要解決城市停車難,應從規則入手,即必須要求企事業單位,包括賓館、酒店、飯店、醫院、學校、商場、廣場、小區開發等配套建設停車場,并對停車場的管理、收費作出合情合理的規定,使之向社會開放、為社會服務。當然,鼓勵個人投資停車場,是對停車場建設的一個有益的補充。可以預見,政府公開鼓勵,將激活停車場并使之廣泛向社會開放,這將帶來的是停車場即社會資源利用的更大化,而停車難也將得到極大的緩解。